最新资讯
星闻八卦
生活热闻
“点名式慈善”于理有亏,于情可悯。完善救济渠道才是解决之法。
6月30日,成都市武侯区航空路新希望大厦外,身患白血病的大三年级学生莫向松,带领十几名同学集体下跪,手举“借我一百万,我打工还你一辈子”的标牌,向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畅借款100万元用于骨髓移植。莫向松事后对记者表示,因家庭经济困难,自己此举只为获得救助,“就是想活下去”。
一跪之下,舆论哗然。有人同情其遭遇并支持他的勇气,但也有不少人质疑其道德绑架。
是的,24岁,正当人生的灿烂年华,小莫却因为无钱治病,面临着生命被中断的风险。在求生的本能下,他不惜丢掉自己的尊严,以下跪的方式博得媒体的关注、吸引他人的救济,其情可悯;然而,即便迫于无奈,这类“点名式慈善”也并不合适,扭曲了“自发、自愿”的慈善精神。
慈善的基础是自愿。强迫性的慈善,既侵害到公民依法享有的财产支配权,又会给被求助者带来无形的舆论和道德压力,让他们陷入一种两难的尴尬境地——不救助,会被指责为“冷血”,自己内心也会感到不忍;而满足索捐的要求,类似的事情可能被大量复制,自己能力有限,终究帮不胜帮。
慈善的光辉在自觉。只有施予者主动发心,在行善的过程中,才会产生道德内省,得到心灵的净化。如果是在强迫的情境下进行捐献,这种因自愿选择而带来的净化将难以实现,长此以往,会伤害人们对慈善的热情,阻碍慈善事业、公益行业的健康发展。
莫向松的索捐,于情虽然可悯,于理却是有亏。然而,除了做道德批评,我们更应该由此反思的是:为什么莫向松会选择这样的方式求得救济呢?这样一个年轻、美好的生命,是否能找到更理性、更有尊严的救助渠道,而不必刻意制造轰动事件,来引发社会的关注?
尽管我们已经进入全民医保社会,“先看病后付费”等医改也在全面推广中,但一旦患上重特大疾病,望医兴叹的却并不少见,而另一些人出于“惯性”,相信“小曝光小解决、大曝光大解决”,因此希冀媒体的关注。小莫身为大学生,发现自己罹患白血病之后,也没有在第一时间去寻求正式的制度性救济,而是向当地富豪下跪索捐,令人唏嘘。一方面,我们期待覆盖面更广、更人性化的社会保障制度,另一方面,政府、媒体等也应加强宣传,让人们了解和信任这些制度设置。事实上,在成都市各类高校中接受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全日制本科生、专科生、研究生,都可以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;与此同时,大学生在参加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后,还可以参加“成都市大病医疗互助补充保险”,来提高自己的医疗保障水平。如果在成都就读的莫同学能够加入这份大病医保,不幸罹患重病时,其医药负担将不至于达到百万之巨。
作为对政府救助渠道的补益,社会慈善力量在对无钱医病者的救助当中,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。除了培育人们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感,更应丰富和完善社会组织体系,打造一个阳光、有效的慈善环境,让全社会的爱心和善行,汇聚成更加强大的社会正能量,让慈善资源更顺畅地对接公益需求。
希望莫向松能尽早回归常规的救助渠道,也期盼着我们的社会救济制度能进一步完善,而“第三部门”公益慈善组织能够越来越高效、有力地运作,最终形成合力,救助更多的“莫向松们”。
相关资讯
E-Mail:nihao@foxmail.com 爆料QQ:165687462 全国热线:40066-40084
Copyright© 2018 粤港澳在线 www.gdhkmo.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080520号 |